環太平洋(Pacific - TopicsExpress



          

環太平洋(Pacific Rim)今天開始在中國上片,美國一些宅男粉絲(fanboys)屬性濃厚的網站,例如Cinema Bland、Digital Spy...等網站就做了一些「一廂情願」的報導,希望該片可以在中國票房開紅盤,甚至還提到變形金剛3(Transformers: Dark of the Moon)在中國票房高達1.455億美元,似乎希望該片可以有類似的票房水準,因為如此一來該片就有希望開拍續集,最近也有一些台灣的宅男粉絲表達出類似的期待。中國的電影市場近年來的確是蓬勃發展,去年(2012年)更已經成為好萊塢電影在海外的第二大市場,僅次於英國,大幅超越日本(去年排名跌到第八)。但是,好萊塢大片在中國的票房收入,好萊塢六大究竟可以拿回多少?關於這個問題,Variety與The Hollywood Reporter(後面簡稱THR)這兩天都有專文報導,報導的一個重點就在於,事實上好萊塢從去年秋天開始,就沒有拿到中國票房應該分得的收入;另外,好萊塢可以分到的錢,比例遠比大眾想像的低。 先來說一下整個問題的背景資料。去年2月中美在WTO的架構下完成了談判,中國方面將美國進口電影的數量增加到34部,並言明增加的部份必須以3D或IMAX版本為主,另外美方可以分配的票房比例也增加到25%(foreign studios get back 25 percent of box-office revenue)。根據THR的報導,談判之前的比例只有13到17%(previously 13 to 17 percent),也就是說前面提到的變形金剛3,派拉蒙實際上只能拿到2167.5萬美元的票房收入(這是以折衷的15%來計算)。Variety與THR報導的重點,其實是中國在去年秋末(late last fall)突然決定再追加value-added tax(後面簡稱VAT,我不確定是否適合翻譯為增值稅),稅率是2%,不清楚課徵的基準,但是根據今年4月華爾街日報的報導,李安執導的少年Pi的奇幻漂流(Life of Pi,2012),福斯必須另外支付約200萬美元或2%的收入,大概可以判斷2%的計算基準是在中國的整體票房營收。 少年Pi的奇幻漂流雖然中國票房高達9080萬美元,但福斯至今還沒有拿到一毛錢(終極警探:跨國救援的收入也還沒有拿到),問題就是卡在中國額外要求的稅收,福斯並不願意支付。Variety的報導指出,福斯不願意支付的原因是擔心會建立先例(setting a precedent),其他公司只好背迫跟進。THR的報導則提到,實際上好萊塢六大全部都有份,華納有超過3100萬美元(來自於哈比人:意外旅程、傑克:巨人戰記以及超人:鋼鐵英雄的票房收入)還沒有收到,Sony有2300萬美元(來自空降危機與地球過後,不包括白宮末日,因為該片仍在中國上片中)、派拉蒙有約3000萬美元(來自闇黑無界:星際爭霸戰、特種部隊2:正面對決,以及神隱任務),迪士尼也有超過3500萬美元(來自鋼鐵人3與奧茲大帝),另外,環球也有金額仍不確定的收入(來自悲慘世界、遺落戰境以及才上片的玩命關頭6)還沒有收到。由前面提到的片名,可以發現都是去年11月到近期好萊塢六大的大製作。 綜合Variety與THR的報導,美國方面認為中國強行徵收VAT違反WTO的規範,而相關協議是在美國副總統拜登(Joe Biden)以及中國總理習近平兩人在去年(應該就是2月)完成的。目前相關爭議已經升級到美國貿易代表(United States Trade Representative,後面簡稱USTR)的層級,USTR目前正與美國電影協會(The Motion Picture Association of America,MPAA)的主席兼執行長Chris Dodd,以及中國政府方面密切合作,希望解決相關問題,美方認為爭議應該可以在夏末解決。由於中國電影市場快速發展,好萊塢六大爭先恐後想要分食中國的票房大餅,但又怕會觸怒善變的中國官方(末日之戰與神偷奶爸2就因為不知名原因,無法在中國上片),目前包括拜登辦公室、Dodd以及好萊塢六大,無人願意公開表示意見。而曾經擔任USTR的Ronald Kirk對Variety表示,「很不幸,中國方面毫無意外地會想出創新的方式來削減支付(美方的)收入(Unfortunately it does not surprise me that China has come up with another creative way to cut into that revenue payment)」。 拍攝成本在1.8到2.2億美元的環太平洋,目前北美票房8520.77萬美元,海外收入1.4億美元,全球票房2.252億美元,電影公司可以拿到的不會超過1.1億美元,另外全球行銷費用最起碼一億美元以上。中國最近三年每年都會有一部票房超過一億美元的好萊塢大片,除了變形金剛3(2011)之外,去年是鐵達尼號3D(Titanic 3D,超過1.2億美元),今年則是鋼鐵人3(Iron Man 3,1.212億美元),也就是說好萊塢今年的「億元票房配額」已經達成,環太平洋的中國票房不太可能有如此突出表現,更不要提電影公司方面最後也只能拿回25%,對於降低該片虧損的助益並不大,至少沒有想像中那麼大。另外,該片實際上是傳奇(Legendary)娛樂的電影,傳奇的投資額75%,華納只有25%,傳奇在中國還有傳奇東方(Legendary East)這家合資公司,就算該片可以用合資片的名義在中國上片,票房分配比例也不會多出太多。前兩個星期已經有國內媒體報導,中國國產片的片方(即電影公司)可以拿到的票房分配比例大概只有三分之一左右、不會超過四成,中國方面的合資公司也要分錢,最後的比例還不確定是否會超過25%。 以下是Variety與The Hollywood Reporter相關報導的網路連結,有興趣的朋友請自行前往閱讀。 variety/2013/film/news/h...ina-1200503744/ hollywoodreporter/ne...een-paid-594939
Posted on: Thu, 01 Aug 2013 16:08:07 +0000

Trending Topics



Recently Viewed Topics




© 2015